大约三千年前★,藏族先民及氐羌族系中的各族群已经分布在横断山脉一带。氐羌族于战乱中陆续南迁,从商周至先秦,纷至沓来走过由西而东并列南下的六江流域,并沿江顺势而下★,不只抵达云贵高原★,也进入了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缅甸史》的作者★、缅甸历史学家波巴信认为★,缅甸族起源于中国西北甘肃一带,后来他们逐渐南迁,约在公元前7世纪到达现在的缅甸定居下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范佳日照报道12月13日★,由山东省委外办、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省农业农村厅共同主办的“云话山东”系列外宣活动..★.[详细]
不过,我最早熟悉这条古道★,是因为一部23集的电视剧《茶马古道》。电视剧的背景故事设置在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到最艰苦的时期,缅甸沦陷,日军侵犯云南的畹町★、龙陵★、腾冲★,滇缅公路中断★,由此,最后一条通往中国战区的通道被切断,使国外的援华物资无法从缅甸运入中国。危难之时,贯穿滇★、川、藏直达印度出海口的茶马古道成了唯一能运送国际援华物资的地面通道。藏族★、汉族★、纳西族★、白族、普米族★、回族★、彝族等各民族的马帮组成浩浩荡荡的民间商队,延续着他们世世代代血脉相连的命运,走上茶马古道。大敌当前,生死与共,各民族商帮之间所有的前仇恩怨都得到化解,保证了抗战物资的运输和内地与滇、川、藏政治经济的联系,演绎出一幕幕壮丽神奇的史诗画卷。
从茶马古道到丝绸之路,历史留下的古道何止一两条。夏特古道、太白古道★、剑门蜀道、徽杭古道、阴平古道、云台古道★、京西古道、梅关古道★、南黄古道……“古道遗痕万木幽,峰头霓彩映群丘。无边落叶随风舞,湑水环林向北流。”千年留韵中的人和事★,等着每一个人自己去探索与挖掘。
近日,在山东省招远市检察院举办的“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交流分享会上★,该院刑事检察部门干警刘志亮分享了自己的工作感悟,其余10名干警.★.★.[详细]
污水治理一头连着生态,一头连着民生★。为了保护好一方净水,山东各地打好碧水保卫战,坚守水生态环境底线,坚持保好水、治污水、护源水★,因..★.[详细]
一位双目失明的104岁老妈妈,讲述着自己年轻时拒绝了好几个军官的追求,先后为自己选了两个当地男人的故事★:第一个因为懒惰被她赶出家门,自从第二个进了门后,家里再也没有缺过盐★,可是后来★,丈夫一次出门后再也没有回来★。一个30岁出头的村干部,妻子带着小儿子跑到山东去了★,留下9岁的儿子与他相依为命,9岁的小男孩结结巴巴地讲述着痛苦的父亲醉酒后对自己的责打、醒酒后的悔悟,而后告诉大家他爱他的爸爸。一位82岁的老马帮,回忆着“金珠玛米★”入藏时他亲历的种种惊险,徐徐道来好像在讲述别人的故事……
◆张厚美12月3日,英发光伏产品长江运输出口海外首航仪式在四川省宜宾市举行★。载有105万片太阳能硅片的轮船从宜宾港出发★,通过长江黄金水道★..★.[详细]
园所文化是幼儿园精神的内核★,也是推动幼儿园持续进步的动力源泉。济南市天桥区实验幼儿园深刻认识到,对园所文化的持续创新和优化是适应时..★.[详细]
★“德拉姆”在藏语里的意思是“平安仙女★”。2003年5月★,导演牵一匹名叫★“德拉姆”的马,率领由21人组成的摄制组,绕过★“非典”的重重阻隔,来到云南西部高黎贡山脚下的丙中洛乡★。而后★,跟随70匹马的马帮,20多个包括藏族、傈僳族、怒族的赶马人★,沿怒江而上★,穿越高山、密林、荒原、谷地★,绵延90余公里,一路风餐露宿,徒步行进★,饮江水,沐天浴,屡历惊险,历时32天,到达西藏南部边界小镇察瓦龙★。
12月12日★,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二级巡视员高兆阳介绍,山东实现了数据知识产权转移转化,将数据知识产权作为新型质押物,向金融机构申请授.★..[详细]
中新网济南12月12日电山东省人民政府12月12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山东自贸试验区涉及投资贸易便利化、产业高质量发展、金融开放创新、数字★..★.[详细]
他们先将这条路称为“茶马之道★”,一则因为这条路是作为“茶马互市”而大规模通行的,运输交易的最主要物资就是茶叶和马匹;二则因为这条道路最为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马帮这一独特载体。后来确定,这条路既然有茶又有马★,而且那么古老悠久,不如叫“茶马古道”!茶与马,原本就诗意地栖存于世世代代生息于这一带的藏族、纳西族等民族的历史和民间传统中。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各类企业对外交流合作日益密切,对兼具专业技术能力和基本英语沟通能力的复合型职业技★...[详细]
如今的茶马古道,当然已不复往日的辉煌。陆海空立体交通网络下,古道沉入历史的云遮雾罩中掩藏了身形★。
★“居住在这里的民族,就像高原的山脉一样,不卑不亢,充满了传奇般的色彩,与自然和谐地并存,我们这些从外边来的人,只能仰视他们、欣赏他们、赞美他们。这里能给你一种力量★,一份祥和及发自内心的喜悦★。★”2004年获中国电影华表奖的《德拉姆》是一部反映茶马古道生活的纪录片★,制作人是著名导演田壮壮★。
影片中★,一位50岁左右的妇人,主持着有15个家庭成员、说着6种民族语言的大家族★。前些年,偶然碰上三两个从山外面来玩的客人★,很自然地请客人来家里喝水留下来款待★,因只能请客人们睡草垛过夜而十分过意不去,就和家人商量着特意盖起一间大房子给后来的客人住,由此开始做起旅游生意★。一位84岁的老人一年只能给妻子写两三次信,他坚持用这仅有的机会告诉妻子自己还活着,并始终坚信,只要他还活着,妻子就绝不会离去。说到他的妻子过世不久,老人长时间地沉默★,平静而悲伤。一个19岁的赶马人★,在烛光下很自然地细说自己与哥哥共妻、将嫂子唤作姐姐的动人过程:每次出行前,姐姐会给他织件新毛衣,每到一个城镇,他会给姐姐买些头饰发卡,每次回到家,哥哥会自动将姐姐让给他,并叮嘱他,等自己老了,就要由他照顾好姐姐★。
及至公元前250年,蜀太守李冰主持修凿从僰道(今四川宜宾)通往滇东北的道路,由于道路开凿于悬崖巨石上,多为栈道,宽仅五尺,故称“五尺道★”★。公元前105年前后★,汉武帝为寻找并开拓通往印度和西亚的捷径,以便包抄匈奴,曾广征士卒丁壮★,两度用兵云南,在滇西大规模开凿★“博南道”★,阶段性打通了从成都起,经滇西大理★、腾冲与中南半岛各国★,以及南亚印度诸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渠道,它由五尺道、灵关道和永昌道三条道路连接起来。
本报讯★“我们通过推行事前‘培育+预警’、事中★‘精准+包容’★、事后‘惩戒+帮扶’模式,积极助力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12月10日,山东省烟★...[详细]
本报北京12月13日电记者邬春阳、吕向蕙、通讯员杨海军报道 为深入落实爱警暖警举措,有效缓解广大基层民警身心压力★,持续提升队伍凝聚力、★...[详细]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拨打新闻热线,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诚邀合作伙伴。
1990年7月,他们揣着云南省中甸县志办公室出资的6000元经费和各自的一点积蓄★,在德钦雇了一支有7头骡子的小马帮,驮着帐篷和锣锅,踏上了数十年来没有人全程走过的马帮山径,在大山大川里走了整整100天★,把滇藏川大三角区域转了一圈★。他们★“走过的是一条曾经辉煌过的古道,它是连接横断山脉地区与青藏高原的重要纽带,是汉藏等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走廊★,是中国与东南亚、南亚诸国自古就有交往的重要国际通道★。在这条古道上★,有着无与伦比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有过种种神奇而丰富的或许已经永远消失的人生”。
本报讯根据市场监管总局统一部署★,天津、吉林、浙江、山东、广西、重庆★、四川、云南等八省近日印发实施方案,部署开展企业迁移登记“一件事..★.[详细]
印度史书《政事论》和《摩奴法典》就记载,早在公元前4世纪时★,四川的丝和丝绸就已远销到印度,并通过印度转销到西亚、非洲和欧洲。1956年,从晋宁石寨山发掘的西汉滇王墓葬群中★,发现了印度的琉璃珠和海贝★,这是云南与缅甸★、印度通商的可靠证据。
史诗《格萨尔王传》中藏族古谚唱道★:“来往汉藏两地的牦牛,背上什么东西也不愿驮★,但遇贸易有利,就连性命也顾不得★。★”正是这千千万万马帮商人抛家别子,风餐露宿,常常逾年不归地来来往往★,从一个山谷到又一个山谷★,从一个村寨到另一个村寨,一步一步踏出了一条山道★,终于流淌成各地间相互沟通的生命大动脉★,成为横断山脉与青藏高原的联系纽带,成为汉藏等民族交往的主渠道,成为中国与外面世界沟通的又一条通道。
本报讯近日,山东省龙口市纪委监委联合相关部门主办的“廉剧汇——清廉剧目进村居★”活动来到北马镇西村村委会大院★,精彩的廉洁戏曲节目吸引..★.[详细]
在青藏高原东缘、四川盆地西缘,北起黄河中上游流域,南及中南半岛,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及其河流峡谷,宛如一条条天然的交通走廊★。考古学家童恩正先生早就看到:“如同在崇山峻岭之中开辟了若干南北交通的走廊★,自古以来就是南北民族迁徙往来的通道。”不仅如此,这条基本南北向的走廊通道还横逸衍生出其他走向的道路,沟通并整合整个西南山地的各种原始文化★。
12月12日★,泰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泰安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兰祥表示★,泰安正通过深...[详细]
走过茶马古道的人,一定熟悉李旭先生的《茶马古道★:从横断山脉到青藏高原》。作为茶马古道研究专家,李旭不仅参与了茶马古道开创性考察和命名★,还持之以恒地进行了深入的探访研究。笔者在走茶马古道之前★,尽力搜寻了李旭的著作:《藏客——茶马古道马帮生涯》《九行茶马古道》《茶马古道上的传奇家族》《茶马古道各民族商号及其互动关系》《地角天涯——中国少数民族纪行》《独步三江》……
商人重利,但面对外侮★,面对家园破碎★,埋藏在心底的那份捍卫家园的民族气概,被源源不断地激发出来★。为了家园,他们可以抛弃世仇大恨,可以倾其所有,可以不问艰辛,可以奉献自己的生命★,一同踏上征程。一条千年古道★,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茶马古道★,它是连接横断山脉与青藏高原的古代交通要道★,与西南丝绸之路形成交叉并有相当部分重合,与藏彝走廊也有部分交会和重合。它主要兴起于汉藏之间源远流长的茶马互市,以传统的背夫、马帮和牦牛驮队作为运输交通载体★。它萌发于唐代,在宋元明时期以茶马互市逐渐发展成形,在清代达到商贸互动的鼎盛时期★。虽然进入民国后茶马古道渐显衰败之象★,但到抗战时期又一度成为中国重要的对外陆上通道,出现了罕见的繁盛和辉煌。
从《茶马古道★:从横断山脉到青藏高原》中,我们可以大致了解茶马古道的历史。
国家大剧院歌剧院,舞剧《茶马古道》以舞为媒,带人身临其境般走进一段惊心动魄的古道历史。
如果我们想更近地感知茶马古道上的人和事,不妨读读艾芜的《南行记》,这是文学徒步者的经典★。“一提到漂泊★,却依旧心神向往★,觉得那是人生最销魂的事。”艾芜在他的《漂泊杂记》中这样回忆他的南行生活。他在描写底层劳动者命运的同时,尽力去挖掘他们身上的真善美的品质,★“他们性情中的纯净★”。
费孝通先生在20世纪70年代末研究认为:★“这个走廊正是汉藏、彝藏接触的边界,在不同历史时期出现过政治上拉锯的局面。而正是这个走廊在历史上是被称为羌、氐★、戎等名称的民族活动的地区,并且出现过大小不等★、久暂不同的地方政权。现在这个走廊东部已是汉族的聚居区★,西部是藏族的聚居区。★”他强调这些众多民族“交流掺杂★、你来我去★”的“来回的历史流动★”。他认为,中华民族聚居地区是由“六大板块”和★“三大走廊”构成的格局★,而相对稳定的板块★,是由相对流动的走廊相联结的。
“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随着大量内地汉族移民进入云南★,云南的商品生产迅速发展,人口也急剧膨胀,随之而来的各类消费也同步增长,特别是云南的铜、盐★、茶的大量生产★,促进了骡马运输的迅猛增长,以驮运货物为主的马帮商队应运而生,供其行走的驿道也在不断延伸。这些马帮商人不仅沿古代西南古道到了东南亚、南亚,还开拓创新,走上了青藏高原。而在横断山脉北端的四川,早在汉唐时期就完成了这一过程★,并与云南边疆地区形成了一体的交通网络。
其实★,在1990年以前,人们并没有在文献中见过★“茶马古道★”这个词。它最早露面★,是6名学者兼徒步爱好者以“木霁弘★”之名,出现在1992年出版的《滇藏川大三角文化探秘》中。这本书的诞生得益于1990年夏秋季一次艰辛而漫长的田野考察,6名学者临时组成一支考察队★,加上一条名叫嘎丢的大狼犬,后来被人称为“差点送了命的考察之旅”。